快速通道
首页» 综合新闻
 

歌声传递正能量

作者:贾 齐           发布日期:2014-05-16     浏览次数:

     

唱出中国人的豪迈之气,发出西农人的爱校之情! 515日晚,体育部全体职工在任新丽老师那激越刚劲的钢琴伴奏声中再次排练了参赛曲目《歌唱祖国》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嘹亮的歌声在李秀厅中久久回荡。

《歌唱祖国》自1950年创作以来便唱遍新中国。1951年,毛主席曾评价说:“这首歌好!”并特地送给词曲作者王莘一套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为其签名留念。随着歌曲传播度的越来越广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新闻联播》与《新闻和报纸摘要》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其作为标题音乐和背景音乐使用。而由于它雄壮的节奏、向上的精神,也成为各种运动会和升旗仪式的首选伴奏音乐。60年前,在大洋彼岸收听到了这首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女士不禁热泪盈眶,回归祖国之心更加热切。他们不顾中央情报局特务的监视、跟踪,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到了祖国。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五、六十年前,一批又一批农业专家、学者义无反顾地从海外、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荒僻落后的杨陵镇工作,为我校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高唱着《歌唱祖国》,6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又从这里走出校园,奔赴全国各地建功立业。1954年,《歌唱祖国》获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一等奖。1989年,《歌唱祖国》获得了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杨利伟将它首度带上了太空。2007年嫦娥一号宇宙飞船升空时,随行的也有这首歌曲。在20088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这首歌也作为仅有的传统歌曲被演唱。在中国许多重大的升旗仪式上,《歌唱祖国》常被做为出旗曲在国旗出场之前演奏,因此它也被称为第二国歌

爱国与爱校须臾不可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虽然问世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歌声却将我校那厚重的历史、今日的辉煌、肩负的责任与灿烂的未来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歌曲一经推出便深受我校广大师生喜爱。校学生艺术团和教工合唱团曾多次在校内、外的合唱比赛及文艺晚会上演唱《校歌》。十几年来,《校歌》一直是我校广播台的开始曲。2004年,我校在迎接教育部评估专家的文艺晚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作为唯一的合唱曲目隆重推出,使晚会进入了高潮,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为了迎接全校歌咏大赛,体育部在多首优秀歌曲中反复比较,最终选择《歌唱祖国》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参赛。近日来,在魏丽星老师和任新丽老师的指导下以及高晓红老师和沈贵庆老师的组织下练唱数次,现在演唱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事实多次证明,优秀的歌曲能够激发出极大的精神力量。体育部在歌声的感召下唤起了爱国与爱校的激情和爱岗敬业的责任,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其效应必然会长久地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